焦点短讯!湖南湘江新区:四“最”项目 燃动西岸

洪虹


(资料图)

新年伊始,湖南湘江新区捷报频传:2022年GDP跨越4000亿元大关,位居国家级新区第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直属区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占比达86.5%,位居全省第一。

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湘江新区却逆势而上,以全省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8%的GDP、12%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斩获如此含金量的发展数据,成为强省会、强支撑的核心担当,新区靠的是什么?

在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看来,这得益于湘江新区在省市领导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优化新区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实施“强省会”战略和“双五”工程,扎实开展六大“百日”攻坚行动,以项目促产业、提品质、保民生,才确保了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出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向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挺进。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不了;没有项目建设,城乡功能品质提升不了;没有项目建设,人民生活改善不了。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岳麓区委副书记、区长何朝晖介绍,湘江新区2022年全域铺排重大投资项目730个,全年完成投资2312亿元。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市“五个十大“项目、市挂图作战项目、市级领导联点项目等,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行走湘江西岸,无论是高精尖的先进产业项目、服务百姓的民生项目、融城提质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是线上线下的招商现场,都“热战”正酣——

最硬核

产业攀高,打造“科技与狠活”创新范儿

从长沙梅溪湖驾车向西,一处占地9000余亩、总投资1000亿元的超级“巨无霸”园区,边建设边投产,热火朝天。

这里是蜚声中外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已全线投产的挖掘机园区内,AGV全自动机器人等高精尖智能生产设备在“黑灯产线”上忙碌不停,一台台“百变金刚”滑移装载机从线上走向线下;走出生产园区,高空作业机械园区两大厂房已完成施工,总部和研发大楼已雏形初具。一幅亦厂、亦园、亦城的智慧化产业城壮阔图景在眼前铺展。

“建成后,这里每30分钟可下线1台混凝土泵车,每18分钟可下线1台起重机,每7.5分钟可下线一台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每6分钟可下线一台挖掘机。”中联智慧产业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城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有形的智慧和无形的智慧在这里完美融合。

“百变金刚”滑移装载机批量出口走俏美洲,新投产的挖掘机园区每月下线数百台中大型挖掘机……接连数月,中联系产品营收恢复攀升,折射了湘江新区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主导产业企稳回升。

项目拉练、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成为新区每季度常态,用“十块十慢”项目评选推进建设进度……这种全身心扑在项目上的拼劲、狠劲、韧劲,转化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湘江西岸落地生根开花——

2022年,湘江新区12个省重点建设项目、11个市“五个十大”项目、17个市“挂图作战”项目、13个市级领导联点项目均超额实现年度建设目标。已引入中核汇能(湖南)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三类500强”关联企业10家,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超精密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谁在托起新区的产业未来?盘点新区全域去年铺排的730个重大投资项目发现,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达468个,产业项目达348个,瞄准产业尖端的“科技与狠活”项目比比皆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链颇具规模。

传统优势产业智慧转型。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制造业代表将继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担当行业数字化转型领航重任,以先进实践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新方向。2022年,湘江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6.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5%。

新兴产业更具竞争力。新区以中国长城、麒麟信安、景嘉微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引进飞腾、麒麟、湘江鲲鹏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汇集国内4100余家基础软硬件、应用系统企业,本地配套率达90%。去年11月2日,以湘江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在“双轮驱动”模式下,航空航天(含北斗)产业链发展获得不俗进展。

现代服务型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2022年,湖南金融中心新引进金融及配套机构164家,总数1800余家,累计为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助力全省各类企业获股权投资超1000亿元,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获评“中国最佳基金小镇”。岳麓区获评 2022 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首批书香城区;大王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获批,湘江新区的“全域可爱”声名远播。

值得关注的是,湘江新区将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含北斗)、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文化旅游等15个产业链分为优势产业链、新兴产业链、现代服务型产业链3个类别后,通过搭建“链长牵总、盟长搭台、校长支撑、行长帮扶”的“四长”联动机制,四方发力、同频共振,有效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的有机融合,目标直指万亿级产业生态圈。

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占全省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五分之一;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挺进“国家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位居全国前三……湘江新区以产业聚势筑发展胜势,刷新了经济发展新高度。

最温暖

人民至上,5成民生项目托起千家万户小幸福

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湘江新区全域去年铺排的730个重大投资项目中,超五成是民生项目,涉及大家关注的教育、就医、出行、养老等方方面面。

补齐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质量、满足民生期待,体现在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开工、建成、达效中。

在观沙岭片区,麓山国际实验二小、谷山中学书声琅琅,片区新市民再也不担心孩子入学问题。

“现在孩子读书方便了,走路去学校不到10分钟。”麓山国际实验二小2022年9月顺利开学,家住阳光丽城小区的杨女士喜不自禁。寓意展翅飞翔的校门、大气开阔的运动操场、窗明几净的智能化教室……时尚现代的校园,让人眼前一亮。

麓山国际实验二小是湘江新区观沙岭城市更新片区的首个开工项目。为保证学校如期交付,满足片区市民不断增长的就学需求,湘江新区相关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精心部署、紧密规划,倒排工期、优化工序,克服高温、降雨、疫情等影响,400余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多作业面平行施工,准确把控每一个施工节点,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一年内开竣工的亮眼速度。

仅去年9月,湘江新区就实现了麓山国际、师大附中、长郡双语、博才小学等品牌管理的9所新建学校同步开学,新增近2万个优质学位。

推进学校建设,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让“岳麓山下好读书”“岳麓山下读好书”实至名归——这只是湘江新区以项目擦亮民生底色的一个侧影。

在学士片区,去年11月9日,桃花嘉园(中塘片区安置房)分房现场喜气洋洋。数百名准业主经过叫号、选房、公证等程序,“喜提”心仪户型。

中塘片区安置房是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科创服务中心集体土地拆迁配套安置房项目,分两期建设,共计12栋建筑、1751套房,配套了住宅、商业、幼儿园等。作为重大投资建设任务项目,湘江新区严格把关工程质量,严抓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了一期按时顺利交付。

在梅溪湖片区,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主体建筑建设已初具规模。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1300个床位,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现代化三甲医院,服务湘江新区乃至全市妇幼保健需求。

“我们去年一季度日均出土量在8000至10000立方米,几乎是同类项目出土量的近三倍,多的时候一天五六百位工人施工。”为克服去年一季度恶劣天气影响,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加速赶工,在湘江新区相关部门支持下开辟多个卸土场,确保多线路出土。负责人肖祎琳介绍,去年是项目大干快上的一年,对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周检查、月讲评、季考核的制度化推进,奖罚分明。

建好民生大项目,更要办好群众身边事,托起千家万户的小幸福。

2022年来,湘江新区为小区居民加装电梯205台,175个老旧小区正实施电梯加装,让安居体验“一键直达”;为40个老旧小区开启提质改造,惠及居民5542户;启动8条“村村通”公交项目的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建制村公交通达率100%;为2611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51家婴幼儿照护机构完成登记造册;着力提高医院、学校、商圈等区域停车承载能力等。26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最大气

扩容提质,优化西岸格局彰显城市魅力

让西岸格局更加优化,山水洲城更具魅力,湘江新区坚持城市发展新理念,推进关键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

城市高质量发展,靠高水平规划引领。湘江西岸,向西、向南,正分别崛起一座新城。

在长沙西部“咽喉”处,备受各界关注的高铁西城,已全面开工建设,一座湖湘特色浓郁、立足中部、长沙最大的高铁经济功能区正从未来走来。“目前,高铁站房出站层高架、承轨层高架、站台层高架分别已完工90%、85%、85%,完成年度投资40.63亿元。”站在长沙高铁西站的模型前,指着项目建设智能管理系统大屏上的实时画面,长沙市高铁西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前准感慨,正是在省、市、湘江新区的多方帮扶下,项目解决了征地拆迁、用地指标、土方消纳、子项目投资增加等难题,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高铁西城是依托长沙高铁西站开发建设的片区。片区引擎项目——长沙高铁西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渝长厦铁路上的重要节点,是湖南省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也是长株潭交通枢纽“三主五辅”之一。根据规划,高铁西城将按照“产、景、站、城”融合发展的模式,建成可容纳33.43万人的新城。

视线投向西岸南部大王山片区,另一座新城——湘江科学城的征地拆迁、交通路网、市政设施建设轰轰烈烈推进,宏伟蓝图正加速跃入现实。

近年,全国各地争相谋划建设科学城,湖南在新一轮区域创新角逐中,举全省之力布局湘江西岸建设一处高品质创新新城。这里将抢占新经济、新业态、新赛道,提升城市“含科量”;更加注重山水生态的保育和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提高城市“格调”和“颜值”,探索山水洲城新范式……未来,湘江科学城会成为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及其集中展示区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带动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要实现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构建对外交通新门户,完善骨干交通系统,西岸“内联外通、南融西拓”的大交通格局不断升级。

去年12月9日,湘江新区湘阴片区的虞公港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湖南再添通江达海新门户;11月初,大王山片区,暮坪湘江特大桥工程迎来建设新节点,项目上部结构施工正式走入正轨;梅浦联络线施工正酣,这条湘江新区的全新南北主干道通车后,从梅溪湖到含浦开车仅需5分钟。

“颜值”在转中提升,“气质”在变中塑造。龙王港流域阶段性治理成效显著,去年3月获评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典型案例,8月获评省第一批入河排口整治典型案例,经验获全省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新区样板”,新区雨水资源资产化暨水权交易案例入选联合国世界环保联盟可持续发展案例库《全景——健康地球解决方案》;推广绿色建筑面积627.58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420.58万平方米……一个个绿色环保、品质提升项目,对城市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让湘江西岸活力四射、魅力尽显。

最给力

亲商爱商,培育招大引强聚企兴业发展沃土

重大项目投资均超额完成2022年度目标,58个新建项目提前开工;去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约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6%,完成额全市第一;已完成外商直接投资额25.2亿美元,同比增108.4%,完成额全省第一,占全市完成额的80%以上,占全省完成额的60%以上;在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进大会上,新区开放型经济工作获评全省先进园区第一名……

去年11月22日,华曙高科科创板IPO过会;11月24日,锌粉生产龙头新威凌登陆北交所;11月25日,赛恩斯环保敲响上交所上市锣;12月7日,航天环宇科创板首发获通过……

项目建设、进出口额、外商投资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半个月内4家企业接连上市。跃动的数据、频传的捷报,无不令人振奋。这背后,是湘江新区对招大引强的聚力,对成长性项目的呵护,对营商沃土的培育。

去年下半年来,湘江新区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接连进击——

7月14日,湘江新区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竣工,现场开竣工145个项目、总投资604亿元;

8月26日,湘江新区与中央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9月1日,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开幕现场签约2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833.1亿元;

11月2日,长沙市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湖南湘江新区分会场活动举行,新区直管区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47个,总投资327亿元;

11月28日,湘江新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暨湘江集团与科大讯飞合作签约仪式举行,科大讯飞湖南区域总部项目落户……

2022年,湘江新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签约产业项目185个,合同引资超1500亿元,新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入驻“三类500强”关联企业20家。

好项目不是等来的,而是引进来的,更是策划生成的。

“历时近11个月,招商终于圆满签约。”回顾复星国际下属复星诊断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落户新区的整个过程,湘江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招商三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离不开新区上下招商的全员、全域、全力,以及全程坚守的敏锐、联动、严谨、耐心、共赢。

复星医药在长沙一直未落地产业化项目。2020年8月,复星系某企业计划入股新区企业中生众捷,凭借多年来练就的对项目招商的敏锐嗅觉,新区招商干部变被动为主动,与中生众捷取得联系,了解复星入股背景和合作进展,积极邀请复星诊断板块高层来区考察投资。

多轮争取与线下会谈、沪洽周期间上门拜访、陪同考察多个园区场地,甚至在复星方面先后更换6拨对接人员的情况下依然耐心服务……2021年7月,复星医药最终决定重资产投资新区,在此建设围绕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关大中型检测仪器研发生产为主的第二总部,这将大大增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力。

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格局,湘江新区正培育最丰茂的沃土。

仅在金融支持方面,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就有近900家基金机构、近3000亿元的资金规模托底。无论你的企业处于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中的哪个阶段,都可获得相对应的分类培育和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在新区构建的“母基金、直投基金、专项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体系助力下,远大住工、捷安高科、理想汽车、长远锂科、圣湘生物等32家企业成功上市。

系列政策精准扶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061个,落实减税降费80亿元,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32亿元;率先全市开设“办不成事窗口”,14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政企“早餐会”搭建沟通桥梁,“一事一议”研究审议问题,“一岗一责”抓服务保上市……湘江新区深知,只有亲商爱商,项目落地才能加速,西岸才能真正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数据为证。截至目前,湘江新区直属区实体企业总数占全省8%,上市公司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

金牌项目巡礼

航天环宇产业园

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高端航空航天工艺装备、复材零部件、金属零部件、通信及测控测试装备四个智能制造中心和研发总部大楼及配套保障条件,新增各类先进的科研生产试验等设备400台(套)。项目建成后将具备领先的航空产品(含发动机短舱等零部件)、航空航天工艺装备、卫星通信、测控及测试装备的综合研制及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在“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上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力争在“十五五”末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

九芝堂国药健康产业园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已创立372周年,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九芝堂国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125亩,预计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拟投资3.8亿元,建设面积6.6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工程2020年8月开工,主要建设胶剂、丸剂车间及相应配套附属设施(包括库房、锅炉房、动力站等)、食堂倒班宿舍等生产及生活用房。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打造三个“十亿”工程,年税收达4亿元,解决 1000人就业。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竣工验收,生产车间已全面投入使用。

中联智慧产业城

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总占地10630亩,集聚中联重科在长沙市内五大园区的成熟装备制造产业,新增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项目规划布局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20条黑灯产线、300条智能产线和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依托150项行业领先技术,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管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超1000亿元,可实现年税收约72亿元,创造劳动就业岗位30000个以上,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年收入逾500亿元。

长远锂科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项目位于谷苑路与汇智路西北角,占地面积542亩,总投资约10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目前已建成投产;二期建设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和6万吨磷酸铁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长远锂科专注于高效电池材料的研究与生产,在动力三元材料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行业领先。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逾200亿元,预期可创造年税收约5亿元,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项目位于湘江新区西部,占地913亩,总投资140亿元,目标引入1600余家企业。项目将以建设国家人工智能示范区和先导区为牵引,大力推进工业领域国产化,重点打造麒麟、鸿蒙两大产品生态,同时引进和培育一批应用服务企业,拓展先进计算在各领域的应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计划到2025年年底,长沙智谷将成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目标从业人员达8万人,总营业收入目标过1000亿元。

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

医院位于梅浦联络线南侧,交通便利。项目总投资暂定16.3亿元,设置相关业务科室39个,床位1300张,其中儿童住院500床、妇女住院600床、计划生育150床、急救50床。项目于2022年1月27日开工,是“健康长沙”建设PPP项目启动的首个市本级新建项目,是国家PPP库中唯一的地市级城市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医疗卫生领域总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长沙高铁西站综合客运枢纽

长沙高铁西站定位为国家级对外交通枢纽与城市轨道换乘中心相结合的复合型交通枢纽,是汇集4条高铁、2条地铁、4条城铁、磁悬浮、城市公交等六位一体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该项目是打造长沙高铁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功能的需要;是实现周边土地的合理利用,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的需要;是创造高品质城市景观,打造城市地标建筑,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是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需要。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产业园

产业园拟打造数字化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孵化中心和高度智能化生产车间,总投资约20亿元,首期投资8亿元。目前产业园已完成高等级智能驾驶的高可靠车规级计算平台研发,建成后将在无人矿卡、园区智能驾驶卡车上面实现产品化生产。项目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亿元、间接经济贡献近1000亿元,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就业2000人以上,孵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10家以上,形成长沙市乃至全国的智能驾驶网联汽车标杆产业园。(洪虹 冯子凝 曾慧玲 整理)

关键词: 项目建设 交通枢纽